四要在传播者的专业素养上下工夫。
海久公司组装车间风焊工位多个排风管存在裂缝或孔洞,造成抽风效率低下、铅尘存在无组织排放,从目前数据看,血铅超标的332人中,有327人为职工及其家属。浙江海久电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久公司)成立于2003年5月,位于德清县新市工业园区,主要生产销售摩托车小型启动铅酸蓄电池,年产规模为1050万只,目前年生产量为900万只左右,产值4.5亿元,职工约1000人。
因重金属污染造成群发性健康危害事件或造成特大环境污染事故的,依法对造成环境危害的企业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追究刑事责任。同时,责成浙江省尽快依法追究地方政府主要领导人责任,及肇事企业有关责任人法律责任。2011年3月份以来,海久公司职工及附近村民在自发体检中陆续发现血铅超标情况。地方政府及环保部门主要领导分别表示,辖区内发生这样的污染事件教训十分深刻,非常令人痛心,今后一定按照环境保护部的要求,坚决采取有力措施遏制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完善基础工作,严格企业环境监管。
加大执法力度,采取严格措施整治违法企业。环境保护部决定对湖州市实施全面区域限批,并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大铅蓄电池等涉重金属行业的污染防治力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环境权益,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埃及代表团团长穆兹哈利勒的说法是,巴厘路线图和坎昆协议已获得大家支持,77国集团在谈判中体现了客观和协商的态度。
就像主持本次谈判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克里斯蒂娜菲格雷斯所说,在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的会议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谈判方坚持的谈判方向背道而驰。气候变化谈判,谈什么?怎样谈?这是过去三天里170多个国家的谈判代表们争执不休的问题。美国代表团团长乔纳森潘兴甚至说,只要有国内法律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具有约束力的国际减排目标没什么必要。可是明天会议就闭幕了,今天会有结果出来吗?她张开双臂说:会的,议程会有的
来自加纳的气候谈判代表在代表发展中国家的77国集团和中国小组会议上说:我们千里迢迢来到曼谷,不想浪费时间而达不成任何成果。潜台词是,减排目标、资金支持等这样的头疼问题绕开就好。
对于这种针锋相对的状况,黄惠康说,如果不确定关系大局的原则问题,只把细节问题作为会议议程,这就像还没有结婚就讨论婚后谁做饭。就像主持本次谈判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克里斯蒂娜菲格雷斯所说,在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的会议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谈判方坚持的谈判方向背道而驰。关于议程的讨论仍在继续。在很大程度上,曼谷谈判的议程会成为在年底南非德班气候变化大会之前的数次谈判所要遵循的模式。
为什么议程这么重要?中国外交部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黄惠康说:这是2011年第一次气候变化谈判,它要为今年全年的谈判定调,设定路线、目标和工作方案。如果会议不能取得进展,错不在我们。还是在各色国旗飘扬的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总部,还是行色匆匆的各国谈判代表,还是在会议室门外等消息的记者这已是过去4年里曼谷第三次举行气候变化谈判相关会议,而这次会议期间记者们问得最多的问题是:会议议程出来了吗?按照原定安排,2011年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首轮会议8日就要闭幕,而截至7日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的各国代表们仍没有就今年会议的议程达成一致。会间,执行秘书菲格雷斯女士从会议室出来。
发展中国家代表说,要根据巴厘路线图的授权以及贯彻坎昆协议的原则,全面讨论减排、资金以及技术转让等问题。潜台词是,原则要坚持,焦点不能转移。
我们必须尽快就议程达成一致。发达国家代表说,要把重点放在去年达成的坎昆协议上,要讨论他们所认为的某些必要课题。
记者赶上去又问了那个老问题:议程出来了吗?她边走边说:还没有。可是明天会议就闭幕了,今天会有结果出来吗?她张开双臂说:会的,议程会有的。气候变化谈判,谈什么?怎样谈?这是过去三天里170多个国家的谈判代表们争执不休的问题。美国代表团团长乔纳森潘兴甚至说,只要有国内法律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具有约束力的国际减排目标没什么必要。埃及代表团团长穆兹哈利勒的说法是,巴厘路线图和坎昆协议已获得大家支持,77国集团在谈判中体现了客观和协商的态度基金的建立和运行既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对与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相关的行业和产业发展的支持。
2009年和2010年安排了节能减排资金1385亿元,支持节能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建筑节能、城镇污水配套管网、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及生态示范创建等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加快培育节能服务产业,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近日,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应邀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就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问题及财政政策进行了介绍和阐述。
安排166亿元电价附加补偿资金,对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上网电价高于常规能源发电平均上网电价的部分给予补偿。小组在2010年底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递交了关于气候变化资金问题的报告,中方认为,在气候变化资金问题上,最重要的就是要遵守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发达国家应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在明确公共资金主渠道的前提下,可以讨论私人部门、碳市场等补充性资金来源。
同时应该看到,对于人类自十八世纪工业革命以来长期过度排放温室气体造成的全球变暖和环境恶化,已经完成工业化进程的发达国家要承担历史责任,率先大幅度绝对减排。中国政府从国情和实际出发,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不断增加应对气候变化科技研发投入,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森林碳汇,提高适应能力,取得了积极成效。2009年9月,胡锦涛主席出席在美国纽约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明确指出,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履行各自责任是核心,实现互利共赢是目标,促进共同发展是基础,确保资金技术是关键。发达国家应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额外的、充足的、可预期和可持续的公共资金。
2009年12月,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领导人会议上强调,中国在发展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问:财政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做出了怎样的努力?答:在国务院的领导下,财政部积极构建应对气候变化的财税政策体系,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在推进节能减排、提高能效、优化能源结构、加强能力建设等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十一五期间尤其是2009年和2010年,中央财政大力支持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发展,大力发展森林碳汇,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上述三项安排合计1760亿元。
问:朱副部长,请您先谈谈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中国政府一贯的立场是怎样的?答: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财政部将在国务院领导下,继续支持基金发挥创新机制作用。
在十五规划和十一五规划期间,整个中国环境质量大大改善。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降低排放存在特殊困难。问:如何看待西方国家提出的通过征收碳关税支持应对气候变化的建议?答:一些西方国家以碳泄漏为借口,提出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进口产品和服务实施不同类型的边境措施,如对化石燃料以外的进口产品征收碳税等。为此,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建议成立了联合国秘书长气候变化融资高级别咨询小组。
各国应采取符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世贸组织协议等多边规则的措施,履行各自责任,这对确保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努力在正确轨道上前行至关重要。建立基金和开展基金业务工作,是符合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清洁发展机制(CDM)合作的一个创造,把CDM合作对国家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贡献,以可持续的方式,从项目层面升级和放大到国家层面,对于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大的示范意义。
但从中国人民和人类长远发展的根本利益出发,中国政府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始终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重要战略任务,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并采取了切实国内行动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积极贡献。小组成员由来自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国际组织的20名代表组成,我本人代表中方参加了这个小组。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是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使发展真正建立在资源、环境可持续的基础上。安排可再生资源发展资金209亿元,支持实施金太阳和屋顶计划示范工程,稳步推进国内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支持风资源测评、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应用、煤层气开发利用、秸秆能源化利用等。